江苏农业科教资源丰富,拥有涉农科研院所70多家,农业科研人员2.7万人,农业科技创新底子好、实力强。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四提升”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突出“切实提升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的部署。

  去年,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落实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任务清单,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组建一支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首批双聘科研人员362人,南京国家农高区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8个。在加强种源自主可控方面,组织实施种业创新重点项目19项、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141项,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63个。围绕做好“土特产”科技文章,示范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200项。

  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表示,2024年将聚焦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加强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有力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面向重大需求,实施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行动。加快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建设,重点围绕基因编辑、细胞工厂等领域开展农业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创新,力争在重大价值基因挖掘、专用育种芯片、农业核心算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和团队创新,组织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以上。

  加强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更好发挥“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作用,持续推进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组织开展重大品种协作攻关,鼓励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种业联合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实施育种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50项,力争在优质食味水稻等我省优势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创新品种。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围绕海洋牧场开发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加强耐盐碱作物和海水品种选育。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应用。突出应用导向,实施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进园入县”,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高效运行,示范应用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200项。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举办产学研合作专项对接系列活动。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负责同志表示,将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围绕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硅谷”目标定位,高质量推进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设,争取部省级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农业科技资源向中心集聚,打造面向区域开放共享的重点实验室集群,加速创新成果就地熟化转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培训万名农技人员,培育3万名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大力推广应用“农技耘”app,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在提升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方面,将开展全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探索林果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和移动烘干等产业关键环节智能装备研发、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融合发展新机制。建设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深入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引导加快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智能、绿色农机装备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易中懿建议,在技术创新与供给方面,加大种源自主可控、先进装备创制应用和农业产业“智改数转网联”等领域的科技投入和攻关力度,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更好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整合农业科技创新各类要素资源,支持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国家农创中心、农高区、种质资源保存和创新利用中心、南繁基地及新型研发机构、农业企业总部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建设一批示范县、先导区、产业园和应用基地,打造一批亚夫科技服务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技术推广平台,并充分发挥长三角成果转移交流转化交易中心、“苏农云”等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作用,加快技术的落地应用。